她认为,新兴经济体有必要增加汇率的弹性,并密切监察资金流向,中期亦可透过一些金融政策作调控手段。
他指出,中国企业境外投资在规模迅速扩大的同时,水平也在不断提高,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:一是投资领域拓宽,覆盖了经济大部分行业。对外投资的存量约2460亿美元,居全球第15位,发展中国家第3位。
据悉,10月18日闭幕的中共中央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《关于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建议》。三是投资方式多样,除传统的绿地投资外,逐步发展了参股并购等更为灵活的投资方式。张晓强介绍,自2000年中国明确提出实施走出去战略以来,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日益提高,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更加紧密,以对外投资为核心的走出去发展非常迅速。截至2009年底,12000家中国境内投资者已在境外设立13000家企业,遍布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今后五年,中国企业的对外投资必将持续健康发展。
据悉,10月18日闭幕的中共中央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《关于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建议》。二是投资主体多元,中央企业继续保持主导地位,民营企业的境外投资增势强劲。国家能源局透露的十二五能源规划中油气、电力等各项指标,与之前国家发改委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部门测算的指标大致相同。
这意味着对于未来能源需求的判断,将直接决定着当前煤炭产业的发展。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的一位专家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,现在石油和可再生能源的规模基本上确定,而电力需求目标也基本确定,如果能源出现缺口,就只能由煤炭来补。2020年水电、石油、核电、风电等,这些争议不太大,唯一争议大的就是煤炭,煤炭实际产量现在已经超过30亿吨,但是究竟煤炭是否搞40多亿吨出来,这个看法不一样。《第一财经日报》从上述部委和多个行业协会获悉,目前唯一争议较大的仍然是煤炭。
上周末,在国网能源研究院主办的2010能源·经济·发展论坛上,国家能源局发展规划司司长江冰透露,根据中国的基本国情和十二五期间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分析,到2015年中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可以控制在40亿~42亿吨标准煤,2030年,总量可能接近和超过70亿吨标准煤。国家能源局进一步认为,应该合理控制煤炭产量,努力保持国内原油产量的基本稳定,提高天然气供应能力。
江冰认为,即使是中国的平均消费总量达到70亿吨标准煤,中国人均也只能达到日本现在的水平。中石油规划总院油气管道研究所副所长杨建红也表示,预计2015年全国天然气消费量超过2000亿立方米,达到2000亿~2400亿立方米,占全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6%~7%。这就需要‘十二五新增装机容量超过4亿千瓦,其中新增水电1亿千瓦,核电是3600万千瓦,风电及可再生能源6800万千瓦,气电1600万千瓦。能源需求判断差异不可否认的是,十二五的总量控制直接关系到2020年的目标数据,以及中国对世界的减排承诺,但对于十二五乃至2020年的能源需求预测,截至目前争议颇大。
江冰透露,十二五期间能源发展突出的七个重点中,第一个就是优化发展化石能源。目前,中国的人均水平只有2.5吨标准煤,按照正常的人口增长测算,如果不对能源消费总量进行控制,到2030年,中国一次能源的消耗总量可能接近和超过70亿吨标准煤。根据我们的计算,还需要约2亿千瓦通过煤电来支撑。这只是偏保守的估计,国家发改委能源所方面则判断在2020年左右就能达到70亿吨标准煤的消耗量。
其主要内容包括,稳步推进煤矿升级改造,加大油气资源开发,优化火电开发。根据国家能源局的规划,从十二五开始,中国将逐步形成山西、鄂尔多斯盆地、西南和蒙东、新疆五个综合能源基地,在中东部建设核电站,形成5+1能源开发总体格局
王晓齐局长指出,十二五期间,国内外经济形势更加复杂,不确定因素增加。他指出,我国应坚持深化改革,增强中央企业发展的动力。
坚持加强管理,夯实发展基础。坚持依靠自主创新,提高企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。坚持履行社会责任,促进社会和谐发展。坚持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的战略性调整,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。为适应更为激烈、更高水平的竞争,中央企业在十二五期间提高市场应对能力、自主创新能力、资源配置能力和抵御风险能力十分迫切。中央企业面临的外部环境是机遇与挑战并存,机遇大于挑战。
中央企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骨干力量,社会各界对其要求和期望越来越高,肩负着代表国家参与国际经济竞争的重任。10月30日,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规划发展局局长王晓齐在能源·经济·发展论坛(秋季)上作了题为《十二五 中央企业面临形势任务分析与思考》的主旨演讲
中央企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骨干力量,社会各界对其要求和期望越来越高,肩负着代表国家参与国际经济竞争的重任。他指出,我国应坚持深化改革,增强中央企业发展的动力。
坚持履行社会责任,促进社会和谐发展。坚持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的战略性调整,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。
10月30日,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规划发展局局长王晓齐在能源·经济·发展论坛(秋季)上作了题为《十二五 中央企业面临形势任务分析与思考》的主旨演讲。坚持加强管理,夯实发展基础。中央企业面临的外部环境是机遇与挑战并存,机遇大于挑战。为适应更为激烈、更高水平的竞争,中央企业在十二五期间提高市场应对能力、自主创新能力、资源配置能力和抵御风险能力十分迫切。
坚持依靠自主创新,提高企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。王晓齐局长指出,十二五期间,国内外经济形势更加复杂,不确定因素增加
徐建中表示,能源和环境问题是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期瓶颈,是始终必须高度重视的重大问题。10月30日,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建中在2010能源·经济·发展论坛(秋季)上作了题为《低碳经济可持续能源体系》的主旨演讲。
我国应重点发展太阳能、风能、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,推进低碳产业的快速、有序和健康发展。徐建中认为,节能和科学用能是低碳经济的基础。
徐建中指出,能源与资源问题要协调考虑,二氧化碳减排问题是应从不同层面应用多种方法展开研究,制订适合我国国情的战略,同时加快制定低碳技术发展规划。将应对气候变化战略与国内可持续发展战略、政策相结合,实现保护全球气候与国内可持续发展的双赢。我国需要加强基础研究,从不同层面开展深入、系统、创造性研究,鼓励物理学、化学、生物学等基础科学的积极介入,需要多学科交叉。他指出,我国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,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,发展低碳经济和低碳技术。
同时,他表示,发展可再生能源是低碳经济的根本保证。科学用能的基础是研究能量与物质转化过程的基本规律与工程应用
徐建中表示,能源和环境问题是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期瓶颈,是始终必须高度重视的重大问题。徐建中指出,能源与资源问题要协调考虑,二氧化碳减排问题是应从不同层面应用多种方法展开研究,制订适合我国国情的战略,同时加快制定低碳技术发展规划。
10月30日,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建中在2010能源·经济·发展论坛(秋季)上作了题为《低碳经济可持续能源体系》的主旨演讲。徐建中认为,节能和科学用能是低碳经济的基础。
文章发布:2025-04-05 17:48:54
本文链接: http://51e7i.onlinekreditetestsiegergerade.org/lmw/6812.html
评论列表
中国稀土资源分布比较分散,而且南北差异明显。
索嘎